

由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辽宁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25年6月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竞赛自2025年2月正式启动,经过发起、报送、预审、复审、终审五个阶段,前后历时5个月。我校师生参赛的十四个项目全部获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由马斌老师、艾梦佳老师、马小瑜老师指导的,栾舒琪、曹欣雨、吕欣蓉、赵字轩、吉烯嘉、薛宇阳、曹健参与的竞赛作品《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鞍山市工业遗产普查调研报告》荣获一等奖。


由白雪峰老师、刘微老师指导的,主父颖颖、马伟佳、毕敬埜、苏虹羽、李怡葶参与的竞赛作品《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回流原因及措施研究》荣获二等奖。


由郝明晶老师指导的,李瑶、肖彤、郝乐怡、倪馨骐参与的竞赛作品《乡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的现状调查与创新路径研究——基于AI大模型的精准干预》荣获二等奖。


由苏浩老师指导的,王译晗、强怡丹参与的竞赛作品《沉浸式思政教育赋能文化传承:基于VR技术的辽宁非遗校园传播实践研究》荣获二等奖。


由李卓然老师、艾梦佳老师、刘欢老师指导的,孙偲邈、王彬语、李霖、王怡宁、赵鋆、张铭轩、徐柯涵参与的竞赛作品《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辽宁近现代砖石混建筑遗传病害检测研究》荣获三等奖。


由盛丽老师指导的,李梓齐、张文卓、崔倩涵参与的竞赛作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发展问题调查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十四五”规划与数字化转型背景》荣获三等奖。


由乔宽老师、陈二烈老师指导的,张宁参与的竞赛项目《AI时代下教育公平面临的新挑战和应对策略——基于辽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荣获三等奖。


由贾莲老师指导的,吴林参与的竞赛项目《“螯合净土”:生物可降解螯合剂为 Cd 污染土壤“洗”出新生!》荣获三等奖。


由董洋老师指导的,赵鹤然参与的竞赛作品《大兴安岭北段莫力达瓦旗巴彦街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对兴安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时间的限定》荣获三等奖。


由张春月老师指导的,柏子尧、王丽丽、张新悦、赵心如、高妍、徐一萌参与的竞赛作品《PCA-BP神经网络在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测中的优化与应用》荣获三等奖。


由翁霞老师指导的,田洋参与的竞赛作品《杂粮火腿肠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性研究》荣获三等奖。


由张吉斯老师指导的,祝敬羡、史书赫、刘梓仪参与的竞赛作品《基于MaxEnt模型的缠枝牡丹全球潜在适生区研究》荣获三等奖。


由孙维健老师指导的,王填舒、肖家琪参与的竞赛作品《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优化路径研究——基于辽宁省鞍山市乡村幼儿园的田野调查》荣获三等奖。


由刘敬娜老师、王宇丹老师指导的,单佳惠、张芯嘉、魏乐凯、陈香蓉、冯格格、李佳慧参与的竞赛作品《基于大学生行为的外卖包装碳足迹评估与低碳代替方案研究》荣获三等奖。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白雪峰、马斌、郝明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未来,共青团将继续聚焦青年成长需求,以“挑战杯”竞赛为重要抓手,持续动员学子发挥智力优势与创新潜能,广泛参与科创实践。通过统筹多元新媒体平台,构建精准化、多层次的宣传体系,强化赛事科研育人效能,切实赋能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助力青年在创新探索中锤炼本领、全面成长,再创校园科创辉煌。

![]()
校团委宣传中心
策 划:徐祥皓 李秋硕
图文排版:刘邓丽
责任编辑:王艺凝
一审一校: 关 鑫
二审二校: 张稚晗
三审三校: 沈丽娜
图文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团委
制作:校级学生团组织新媒体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