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进行中|鞍师青年的实践成长记(暑期“三下乡”篇)

社会实践进行中|鞍师青年的实践成长记(暑期“三下乡”篇)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担当精神,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校团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中华文脉传承团、卫国戍边服务团和康乐助老志愿团五个社会实践团,百余名师生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当中,深入城乡基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立足边疆地区,用专业服务社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答卷。

青竹大学生理论宣讲团:

理论之声润民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以学思践悟辽宁行为主题,走进14个地级市、20个县区,向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累计覆盖群众超300人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辽宁红色六地追溯红色记忆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来自不同院系的50余名师生组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辽宁红色六地,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场馆开展学习体验、调查研究。同学们通过沉浸式讲解+红色故事接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华文脉传承团:

传统文化我传承

美术学院青年学子携笔墨纸砚深入家乡,在基层开展书法、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移动小课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书法、国画从博物馆走进生活场景。活动累计开展国画教学30课时、书法体验课15场,相关作品被制作成文化明信片,实现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转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卫国戍边服务团:

大美边境我宣传

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青年学生以专业视角与青年热情,通过实地探访新疆奎屯、赛里木湖、阿勒泰三地,用镜头与文字记录边疆壮美山河与人文风情;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学生学生在家乡西藏,通过虫草采挖纪实、布达拉宫风光摄影展、羌塘草原赛马节影像等载体,展现西藏自然与人文之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制作的《民族团结·戍边青春》系列视频生动讲述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和卫国戍边的青春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边疆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赞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康乐助老志愿团:

青春暖夕阳,专业护安康

健康产业学院20名学子组成康乐助老志愿团,以青春伴夕阳,温暖在立山为主题,走进爱巢医疗养老护理中心,用专业与温情为老人编织健康守护网。志愿者发挥健康管理专业优势,为老人精准测量血压、监测心率、把脉问诊,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对异常指标及时预警并给出科学建议。同时为长期辛劳的护工提供推拿理疗服务,用专业手法缓解肌肉疲劳,传递双向关怀。活动累计服务老人80余人次,健康监测数据为养老院优化照护方案提供参考。这场跨越年龄的温暖相遇,既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青春践行,更是新时代青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生动答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理论宣讲到文化传承,从红色寻访到边疆宣传,鞍师学子用火热的实践交出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满意答卷。未来,鞍师青年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为辽宁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力量!

鞍山师范学院校歌,博雅鞍师BYAS,2分钟

校团委宣传中心

策划:韩晓羽

图文排版:王艺凝

责任编辑:李秋硕

一审一校: 关鑫

二审二校:  张稚唅

三审三校: 沈丽娜

图文来源:校团委、各基层团委

制作:校级学生团组织新媒体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