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彰显鞍山的城市底蕴和人文风采,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千山和风”2021鞍山梨花节暨"后英杯"鞍山首届全国山地超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4日上午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千山风景区拉开帷幕。
鞍山师范学院近600名青年大学生在校团委的带领下,通过前期多次培训、现场考察,明确了工作岗位和职责,明晰了工作任务,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赛会服务志愿者。他们的存在,为这场赛事注入了更多的激情与活力。当日清晨5点,鞍山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伴着朝阳来到了美丽的千山脚下,在晨光中开始为运动员们准备饮用水、饮料、海绵、水果以及急救药品等。起点处的志愿者负责检录、通讯、医疗、安保等工作、引导车辆停车及选手更衣、存衣,并为运动员们做好防疫检测工作,拉手人墙志愿者维持马拉松秩序,机动人员随时待命,配合大赛组委会完成临时紧急任务。
志愿者感想
一场马拉松比赛不仅有参赛者,还有许多的幕后服务人员,这其中不少都是志愿者。
对于从未当过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也从未参加过任何线下跑步赛事的我来说,这次有幸能成为鞍山首届山地超半程马拉松赛事志愿者中的一员,内心既感兴奋又觉惶恐。兴奋是因为能够参加赛会服务,虽然并不是自己参加比赛,但也总算有机会在现场感受马拉松赛事的氛围;惶恐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
这次我负责的是马拉松比赛终点处的点位,为了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我们做了明确的分工,包括存包、终点补给、赛道补给、问询、打卡、专业摄影、赛道指引、拉线、挂牌、颁奖、急救等。
我们尽全力为参赛选手们做好服务工作,除了为选手们指引赛道外,还为他们加油打气,拍摄他们比赛的英姿。选手们是可爱的,在志愿者的加油声中即使再累也会予以回应;选手们是坚毅的,就算带着伤痛也要完成比赛。天气虽然炎热,却阻挡不了选手们的飒爽英姿和挑战自我的步伐,更阻挡不了志愿者们服务的热情和声嘶力竭的加油呐喊。
当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们纷纷对志愿者的服务表示感谢,我们内心是激动的,能够得到选手们的肯定,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感谢这次赛事的组委会,感谢校团委的老师,更感谢所有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和志愿者们,是你们让我有了这次全新的体验,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精神的真谛,谢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904班 王涛
马拉松比赛进入起跑倒计时,志愿者们举牌提醒时间、准备好起跑带。裁判员发令枪声响起,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奔赴赛道,奔向终点。大学生志愿者们牢记培训要求,力求在志愿服务中做到万无一失和细致周到服务。他们在各裁判老师的带领下被派往赛道沿线各个补给点:5km补给点、7.5km补给点、10km补给点、12.5km补给点、15km补给点、17.5km补给点、20km补给点、22.5km补给点都有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裁判组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当运动员们经过补给点时,志愿者们激动地为他们呐喊助威,给他们补充能量,运动员们纷纷点赞。迷你跑终点大佛寺广场志愿者及超半程终点汤岗子温泉广场的志愿者们负责计时、舞台颁奖礼仪、赛后控制和康复中心、通讯、医疗、安保、更衣存衣、物资发放、先导车辆停车指引等工作。比赛进入尾声,志愿者们准备好冲刺带,迎接每一位抵达终点的运动员,并为他们欢呼庆祝。此外,摆渡车指引的志愿者们负责引导车辆到达马拉松各个点位,收容车的志愿者们负责收容马拉松比赛路段中有完赛困难的运动员,为运动员提供休息场所。
中午时分,鞍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炎炎烈日下忘我工作,有的志愿者负责清点物资,有的志愿者负责在补给站摆放补给用品,有的志愿者负责清扫沿途的垃圾......大家配合默契,忙中有序,尽管很累,但所有人都面带笑容,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对待这场赛事。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无限的快乐。随着最后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到达终点,本次赛事也圆满落幕。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从社会中获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对社会付出了多少。”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鞍山师范学院学子阳光向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他们的辛勤付出,更体现了鞍山师范学院青年学子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正式因为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运动员们感受到了鞍山这座城市的热情好客和如家般温暖。
鞍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领着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并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和马拉松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
在此,希望鞍师广大青年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党和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更要为蓬勃发展的鞍山师范学院贡献力量、助力前行!
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鞍山师范学院青年学子一直在路上……
人文与传播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管理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美术学院
校团委宣传中心
策划:兰东儒 吕昭彤
图文排版:孙靖雯
责任编辑:李欣蔚
审核:校团委
制作:校级学生团组织新媒体建设部
文字:校级学生团组织宣传部 王昕宁